定位对产品成败意义重大。然而位于产品另一端的用户,对自己的定位却常常被忽略。很多用户并没有考虑过“我是什么样的人?我有什么样的需求”,这时候便需要设计师引导用户认识自己。我们希望用户在使用好奇心日报的过程中,在消费内容的同时,能够帮助他们定位自己,从而爱上这个为他设计的产品。
除了版式,我们认为效率同样是内容传递有效性的一个必要因素。图片流的形式便于读者快速发现内容。首页的简化同时带来后台内容管理系统的精简,帮助编辑更高效地组织和运营内容。同时,简单的首页结构也提升了页面开发和维护的效率。
不同于桌面端,移动端网页的落地页更多是在文章详情页。如何让用户看完文章后在网站停留更久并去阅读更多文章,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。文章推荐会出现在文章末尾,另外顶部导航栏中的“发现”中也会直接露出一部分编辑推荐的文章。
随着设计的迭代演进,我们逐步简化每篇文章的磁贴样式。特殊类型的内容虽混杂在 timeline 中,但通过视觉样式的区分,仍然可以被迅速识别。